[裝修設計師費] 小心報價單陷阱 中途換設計師是正確的決定嗎?
一直都很喜歡看房屋改造的節目或是mobile01網友的開箱,這次終於有機會設計自己要住的家了。這間將近30年、坪數小、又是狹長屋格局的老公寓,不只管線老舊、陳舊裝潢,廚房還是那種傳統的泥作灶咖。浴室也被蓋在距離原糞管的四公尺之外,馬桶堵塞、光線進不來都是難以解決的問題,勢必要打掉重練。
Table of Contents
設計師收費方式
我們找了幾家風格很喜歡的設計公司來丈量,發現每家的收費準則都不太一樣。
設計費:從一坪3000~4000不等
監工費:工程款5~10%,也有都不收的
端看設計費跟監工費也不準,真正的魔鬼都藏在報價單裡,除非有專業的人幫忙看,一般人實在很難辨別哪裡被灌了水,這邊就要分享一下我們的經歷…
設計公司抉擇
在看完四家設計公司的提案與報價之後,C公司跟D公司的提案最完整,價格當然也沒在客氣,其中特別滿意C公司的設計,卻因為價格實在無法承擔而放棄。轉而選擇提案相對更有創意,而且向我們承諾預算內可以做、不收監工費的A公司,但因為A公司規定要先簽設計約,才能看到報價單,我們考慮了幾天還是決定相信這位年輕老闆的承諾,跟他簽約。
還沒看到報價單就簽約是大錯特錯!
明知道可能是陷阱卻還是一腳踏進去。
報價單陷阱
付完八成的設計費訂金後,雖然順利拿到了報價單,總額也有在預算附近,但是細看後卻發現報價單裡漏了很多項目、用料材質也標示不清。找設計師討論的過程中,設計師常無法直接回答問題、甚至用料材質施作方式他自己也不太清楚,那請問是怎麼報價的?因此我們開始對設計師的效率、信任、專業打折扣。
有一天我們去家裡附近的木地板公司挑地板顏色,順便瞭解到設計師報價單上同廠牌、同系列的木地板,連工帶料價錢比設計師的報價便宜1000/每坪,依照我們的坪數算下來,總額能省下一萬多塊,為了省預算的我們,立刻向設計師分享並詢問是否可以自己叫地板廠商,設計師開始態度冷淡並帶有一點腦怒的說「那個價格跟我拿的差不多啊,只是這一場我有抓一成監管費在報價單裡。」
咦?簽約之前不是說不收監工費?
好傻好天真的我們
原來不收監工費是指「不另外收」而是直接加利潤到每個項目的報價裡,事後才知道的觀感實在不好,甚至懷疑起其他項目到底被灌了多少水。
中途換設計師
眼見開工在即,裝潢工程約簽下去就不是五位數字而已,審慎考慮後,想起丈量時期找的B公司,設計師感覺很實在(會這樣說是因為丈量後我們只約了兩次,一次看圖片提案,一次看報價單,報價單內容非常詳盡,而且還給我們自留,通常報價單只能過目而已不能帶走),且提案中也能將施工方法解說給我們聽,當時是因為報價過高、監工費另加10%,才沒給他做。即使沒有決定合作,B設計師還是很好心的說「未來如果其他設計師給的報價單內容不清楚,可以找他幫忙看」。
還真的被我們遇到了,就找他幫忙看看報價單吧。
我們把A公司的報價單遮住公司名稱,傳給B設計師過目,馬上被揪出一堆疑點、沒標註清楚的地方,B設計師甚至透露A公司的神秘報價單裡有抓到20%以上的利潤!雖然抨擊同業來拿取案子也是不無可能,但我們自己很清楚這攤爛局不會有人想收拾?甚至有想最壞打算就是拿設計圖請統包來做、自己監工。
此時A公司可能也察覺到彼此氛圍不對勁,幾乎就要擺爛的樣子,訊息也不好好回覆,我們就順其意提出解約,也就是不和A公司簽工程約,但是必須將設計費的尾款付清。
設計費尾款付清後,拿到的施工圖卻不夠詳細…B公司的工班無法按圖施工,還好佛系B設計師願意依照原設計圖,花點時間跟我們討論細節,而且還不另收設計費…,等到工程圖調整好,又花了一個半月才正式開工…